隨著孩子漸漸長大,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有著強烈表達出來的意愿??墒且驗楦改傅倪^分照顧或者其他大大小小的因素,導致了孩子過分的懶惰,不肯獨立的思考解決問題。對于這樣的情況,本色棉總結了5條培養(yǎng)孩子獨立思考的妙招。
1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
孩子有判斷、思考能力是思維發(fā)展的一個重要特征,我們看到一些孩子經常會說“媽媽,我不知道怎么說”,“媽媽,你說怎么辦吧!”“爸爸,你去替我做……”這些孩子在遇到困難時,本能的想法就是請父母幫忙,幫助他(她)們做思考,幫助他(她)們做選擇、判斷。針對不同的孩子,家長可以利用生活中發(fā)生的具體問題,提供機會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,自己面對問題,并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2、鼓勵孩子發(fā)表自己的意見
孩子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被允許表達意見,不僅僅是談可接受的、安全的話題,而且要允許討論、爭論。這對孩子思考能力的發(fā)展是至關重要的因素。父母在與孩子相處和交談中,要經常以商量的口氣進行討論式的協商,留給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,要給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機會。父母可根據交談內容經常發(fā)問,如:“這兩者有什么關系”“你覺得怎么做會更好”“你的想法有什么根據”等問題,以引起孩子的思考。
生活中,有些孩子往往不敢發(fā)表自己的意見,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敢于發(fā)表自己的看法,在孩子發(fā)表自己的意見時,即使孩子說錯了,家長也不要責怪孩子,要從另一個角度肯定孩子,然后給予孩子正確解決問題的提示。對于孩子的正確意見,我們要先肯定、表揚,讓孩子增強發(fā)表意見的信心。孩子受到了鼓勵,以后就會積極主動地去進行思考了,這樣也就達到了父母培養(yǎng)孩子思維能力的目的。
3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
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是引導孩子學會思考的基礎。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,是孩子們求知欲望的反映,也是孩子智慧火花的迸發(fā)。并且,孩子的學習興趣往往是和好奇心聯系在一起的。
獨立思考能力強的孩子,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。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好奇心,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提的問題過于幼稚而加以嘲笑,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。
好奇心是促使孩子去探索和思考的動力。作為家長,不僅要尊重、保護和正確引導孩子的好奇心,而且應努力激發(fā)他的好奇心,使孩子幼稚的好奇心發(fā)展為強烈的求知欲。對孩子提出的問題,要確切、通俗易懂、有條理地給以答復。這對培養(yǎng)孩子的想象力、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,使孩子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至于泯滅,從小就能養(yǎng)成勤于思考、勇于探索的好習慣。
4、給孩子創(chuàng)造思考的情境
父母向孩子提問,可以為孩子創(chuàng)造一個思考的情境,這樣孩子也就能在這種思考的情境中學會思考了。爸媽不妨與孩子一起逛博物館、動物園、科技館,和孩子一起閱讀或看電視,然后問孩子看到了什么,聽到了什么。
總之,為孩子創(chuàng)造一個思考的情景,保持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,平等生活,遇事互相探討,共同商量,讓孩子在平等的氣氛中長大,沒有拘束和壓力,才能有開放的思維、愉悅的心境,才會不時閃爍出創(chuàng)造的思維之光。
5、引導孩子自己找到答案
讓孩子學會思考是家長的責任。在生活中,孩子遇上難題時,一般都會向父母求助,父母常常不加思索就把完整的答案告訴孩子。慢慢地,當孩子再遇上自己不懂的題目時,自己也不愿意思考,就指望父母直接給出正確的答案。
要知道,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獨立思考的能力,當孩子向父母求助時,父母首先要鼓勵孩子認真思考一下。如果孩子真的想不出來的時候,父母逐步提示,引導孩子思考。在提示后,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思考時間,不要因為孩子思考較慢,就不耐煩地否定孩子的答題能力,馬上將答案告訴孩子。孩子答錯了,可用提高性的問題幫助他們思考,啟發(fā)他們自己去發(fā)現和糾正錯誤。
本色棉生活
給別人一個微笑,不論是家人、朋友、相知的人還是陌生人 。
關注他人,認真傾聽身邊人的心聲,包括家人、朋友或是偶遇的人。
堅持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,不人云亦云或因為虛榮而改變自己 。
在生活中:
任何通過勞動和思考所獲取感受都可以滋養(yǎng)我們的心靈。
任何一種付出和分享都可以讓我們得到簡單而真實的快樂。